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时间:2019-11-19 13:21 来源: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19〕45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研究制定《实施意见》的背景是什么?文件出台有什么重要意义?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我省根据《意见》提出的政策和要求,在深入省、州市、县区、乡镇、村五级医疗卫生机构调研,广泛听取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务工作人员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我省“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困难,研究起草了《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体现了三个“结合”:一是坚持国家总体要求和我省实际相结合。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和“数字云南”建设的部署要求,对国务院《意见》提出的措施结合实际适当归并、调整和本地化,更加接地气;二是坚持“做优存量”与“做大增量”相结合,既运用“互联网+”优化现有医疗服务,又丰富服务供给,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健康需求;三是坚持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相结合,确保风险可防可控,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的融合创新、规范发展、健康发展。

  《实施意见》既明确了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行动的鲜明态度,突出了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政策导向,明确了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支撑体系,也划出了监管和安全底线。文件出台有利于深化“放管服”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缓解我省当前医疗健康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健康需求,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同时,“互联网+医疗健康”也是新事物,参与主体多、涉及领域广,隐私安全风险高,也迫切需要部门和地方加强协同配合,及时发现解决新问题,引导各方有序参与。省卫生健康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及时跟踪总结各地做法并加强指导,推动工作取得实效,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研究制定《实施意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结合省委、省政府关于“数字云南”、“健康云南”相关部署和要求,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问题、需求、目标为导向,努力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原则,创新服务模式,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丰富医疗健康服务供给,加快补齐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短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谱写好健康中国战略云南篇章。

  《实施意见》遵循了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惠民,以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健康需求为导向,依托互联网等技术优势,提高医疗健康服务质量和可及性。二是坚持包容审慎、安全有序,营造包容发展的政策环境,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公平竞争、开放共享的局面。创新监管方式,切实防范风险。三是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推动医疗健康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服务体系整体效能。

  三、《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实施意见》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

  明确提出了我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第二部分,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由3个方面15项具体工作任务组成:

  一是以为民惠民为目标,让群众获取医疗健康服务更便捷。包括打造指尖医疗服务、拓展多种在线支付方式、推进全省就诊一码通、开展便捷化用药服务、创新健康管理模式、推进公共卫生在线管理服务等6项具体工作任务。主要是从需方(公众)角度出发,最大程度地为公众提供便捷化、智慧化的医疗健康服务,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

  二是以优化资源配置为抓手,提高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包括加快发展互联网医院、推动远程医疗全覆盖、发展互联网医学教育、建立健全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化保障机制、推广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等5项具体任务。主要目的是依托现代互联网技术,优化卫生健康资源配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和一线下沉,从而提高整体服务能力。

  三是以完善支撑体系为保障,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可持续发展。包括健全卫生健康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快实现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推进医疗健康网络建设、推进网络安全建设等4项具体工作任务。目的是通过4项任务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全省卫生健康系统信息化应用基础,支撑“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开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

  由3条措施组成: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从经费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各地、各部门落实相关工作提出了要求。

  二是强化政策支持。从着眼于避免增加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和保障互联网医疗质量安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研究制定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规范互联网诊疗行为两个方面的支持政策。

  三是加大宣传引导。提出了宣传政策措施和成效、加强社会舆论监测和引导、回应社会关切等方面内容,主要目的是为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实施意见》提出了哪些创新举措?

  这次《实施意见》的出台,主要是着眼于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对社会比较关注、各方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作了回应,提出了有关具体的创新举措:

  一方面,为释放政策红利、激发各类参与主体创新发展活力,文件鲜明提出了一些鼓励性政策措施。比如,在发展互联网医院方面,允许医疗机构使用互联网医院作为第二名称,在实体医院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安全适宜的医疗服务,积极为患者在线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服务,以及随访管理和远程指导,逐步实现患者居家康复,不出家门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复诊服务。允许互联网医院医生掌握患者病历资料后,可以在线开具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处方,避免了复诊患者多次、反复到医院进行复诊、开药等,减少不必要的费用负担。同时,我们将积极探索医疗机构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医疗机构线上开具的慢性病、常见病处方,经药师审核后,可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配送,方便群众取药。在推进医疗保险结算服务方面,逐步拓展在线支付功能,推进“一站式”结算。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服务方面,探索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临床诊疗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与应用、推广,鼓励各级医疗机构与相关企业合作,发展虚拟现实、影像识别、辅助诊断等技术,鼓励探索运用区块链技术在药品、疫苗、耗材等方面开展防伪追溯以及商业保险理赔场景应用,构建医疗数据可信体系。针对老百姓普遍反映的不同医院就诊卡不能通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身份证号码为主索引建立居民电子健康二维码,逐步取代各医院现有的各类就诊卡。按照便捷、安全、高效的原则,推进电子健康码与医保支付等功能融合,实现就医诊疗、预防接种、妇幼保健、信息查询、健康管理、医保结算、电子健康档案查询“一码通”。

  另一方面,出于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文件明确提出了一些规范性监管措施。比如,为加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监管,我们提出制定出台规范互联网诊疗行为的管理办法,明确互联网医院设置、在线医疗服务、互联网医院医师药事管理、互联网医院病案管理和网络信息安全等要求,规范互联网诊疗路径和流程,促进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支持互联网医疗服务可持续发展。在保障网络安全方面,严格执行信息安全和医疗健康数据保密规定,严格管理患者信息、用户资料、基因数据等,对非法买卖、泄露信息的行为将依法依规予以惩处。

  总之,就是通过制定出台这样一个《实施意见》,既鼓励创新又包容审慎,积极释放政策红利,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的深度融合发展,解决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的难点、堵点。

  五、《实施意见》的出台,能为老百姓带来哪些健康红利?

  《实施意见》通过健全和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服务和支撑体系,更加精准对接和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可以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成果带来的健康红利,在看病就医时更省心、省时、省力、省钱。

  一是化解传统就医中的“三长一短”问题。借助于移动互联网等“互联网+”应用,医院通过不断拓展医疗服务的时间空间,提高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有效缩短非就诊耗时。以挂号难为例,目前,很多医院不仅开发了自己的手机APP、微信公众号,还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提供多种途径的预约挂号服务。在解决“挂号难”问题方面,省卫生健康委通过建设全省统一预约诊疗平台,先期联通了15家省级医院、昆明市12家市区级医院及玉溪市第一人民医院等28家医疗医院的34个院区的预约挂号资源,依托“一部手机办事通”平台,实现分时段精准预约挂号。针对老百姓实际需求,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电子化签约,为签约居民在线提供就医咨询、预约转诊、康复随访、延伸处方、健康管理等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利用终端检测、可穿戴设备、物联网智能家居设备等,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健康精准指导,逐步形成居家健康服务网络。支持“网约护理”等新业态发展,为群众提供老年护理、长期照护等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管理需求。当然,有些服务项目将逐步实现。

  二是推动医疗资源的跨时空均衡配置,将优质医疗资源和优秀医生智力资源送到老百姓家门口。通过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等方式,使资源更加合理配置,利用“互联网+”技术把医疗资源和医生智力资源配置到基层地区,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改变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例如,通过建立互联网医院,把大医院与基层医院、专科医院与全科医生连接起来,将更多线下医疗服务放在线上,逐步把到省级医院住院转为省级指导、在下级医院治疗,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及时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减少不必要的非就医支出。针对基层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通过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诊断等服务,促进检查检验结果实时查阅、共享,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大幅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鼓励医疗联合体借助互联网等技术,面向基层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推动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帮助缓解老百姓看病难问题。

  三是促进“我的健康我能管”的大健康管理模式。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健康管理正逐步迈向个性化、精确化。通过建立物联网数据采集平台,居民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腕表等移动设备或相关应用,全面记录个人运动、生理数据。通过建立健康管理平台,依托网站、手机客户端等载体,家庭医生可随时与签约患者进行交流,为签约居民提供在线健康咨询、预约转诊、慢性病随访、延伸处方等服务,真正发挥家庭医生的健康“守门人”作用。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居民在家中就可通过网络完成健康咨询、寻找合适的医生,并在医生的辅助下更好地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