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脉是气血相互作用的纽带

时间:2018-08-21 17:02 来源: 发布人:黄秋实 浏览:

  气虚血瘀是气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国内外关于气虚血瘀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诸多进展,特别是生物学基础研究已深入到基因、蛋白、分子水平。然而,对于气虚血瘀的研究仍存在着理论创新不足、缺乏理论研究的关键技术和方法等问题。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建勋带领的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团队,以“基于脉的气虚血瘀证生物学机制研究”为题,从“气、脉、血”及其相互关系入手,在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对气虚血瘀进行了系统创新性研究,为中医临床应用提供了借鉴,受到业内肯定,获得了2017年度“康缘杯”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理论创新,阐释气血交互

  气血学说的形成始于秦汉时代,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书中以“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阐述了调理脏腑经络气血对防治疾病的重要作用。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能行血,气虚则血行不畅而瘀滞;血为气之母,血瘀日久或血亏气耗,亦可致气损。

  研究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在气血理论的框架范围内,气血之间少了一个能够把气和血关联起来的环节。

  “我们在气血之间,找到了脉这个桥梁。”刘建勋表示,气、血、脉三者之间相互关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脉在气、血关联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提出脉在气血关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的假说。他们认为,脉是气血相互作用的纽带,是气血相互作用的载体,气以脉而帅血,血由脉而载气,进一步突出了脉的作用,并在临床、基础等实验中得到了证实,进而形成了“气虚于脉而血瘀,血阻于脉则气虚,气血交互于脉,三者互为因果”的气虚血瘀的新观点。

  “现在的心脑血管等病症,都与血管密切相关。在之前的很多研究中没有把重点放在脉上,认为脉只是气血交互的一个场所。而事实上,脉在气血调节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刘建勋介绍,《素问·平人气象论》中就有“心藏血脉之气也”的记载。脉是中医里表示人体气血运行的管道,与我们平时所称的血管非常相近,脉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

  以脉为桥梁研究气虚血瘀,是研究团队对中医气血理论的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评价道:“该研究无论是对中医理论还是临床研究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方法创新,建立证候模型

  “要找到适合现代中医药证候研究的新的方法非常困难。完全用现代医学的方法研究中医证候也是不合适的。”刘建勋表示。

  为解决证候研究的难题,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拟临床研究。拟临床研究,指在临床基础上,把临床得到的中医证候信息模拟到动物身上,再将在动物模型上得到的结果和最初的临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刘建勋认为,比对结果达到80%相似性,就可以说这个模型能代表临床的证候,“拟临床研究的方法,能够成功建立相关的证候模型,为今后其他方面的中医药证候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谈及该研究方法的形成过程,刘建勋介绍说,初期他们在研究血瘀证的过程中发现单纯的血瘀证在临床上并不常见,多兼气虚、气滞、痰湿等,导致单纯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并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为此,他们在研究血瘀证的过程中,开始进行气血相关的研究。通过益气活血方(双参宁心颗粒、塞络通胶囊)的药理学研究,他们逐渐发现,单纯的药效学研究,并不能完整阐述中医药理论,与中医药理论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尤其是不能很好地阐释中药复方益气活血功效的疗效机制。

  为解决这个难题,他们提出了证候模型拟临床研究的方法,将临床与基础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建立了冠心病、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当然,新的研究方法提出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存在两个难点,一是动物证候与临床之间的相似度,二是研究出的证候模型想得到业内认可非常难。” 刘建勋表示,在以往证候模型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研究和论证,才提出了证候模型拟临床研究的方法。他们根据这一研究方法,成功建立了气虚血瘀的相关证候模型,还在中药复方的功效评价中的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这一研究方法的提出和证候模型的建立,受到了多位外国专家的肯定。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麻建杰应用该研究团队建立的小型猪慢性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模型评价了一种细胞损伤修复因子的心肌保护作用,验证了该研究方法的可靠性。

  思维更新,指导临床应用

  “中医是临床医学,必须和临床密切结合。要让临床医生认可我们的基础研究,就要从临床到基础,再回到临床上去。”刘建勋表示,研究团队一直注重基础研究的临床应用。把脉引入到气血研究当中,为中医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也能应用于临床,指导相关疾病的诊疗。

  “临床诊疗气血病变时,只考虑气血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考虑到脉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刘建勋介绍,该研究为中医临床应用提供了两个方面的借鉴:一是对气虚血瘀证的治疗要考虑通脉、生脉等中药的使用,以增加疗效。二是在整个疾病的治疗、预后等过程中,要关注脉的功能变化,不论是宏观的脉诊、还是微观的血管内皮的功能,以便于及时对疾病的发展有一个很好的了解,方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此外,研究团队还对益气活血中药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他们的作用环节、作用靶点,为临床精准使用提供了参考。“研究中发现,益气活血方对脉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这也为今后临床上如何选择益气活血药提供了启示。” 刘建勋说。

  研究团队还与俄、日、澳、美等国开展了项目合作。其中,研究团队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合作成立的“中澳中医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国家辅助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艾伦称:“刘建勋团队所构建的中医药研究方法可行,结果可靠,与临床疗效评价有很好的一致性,能够很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创新无止境,我们今后还会在气血关系上进行更广泛的研究,以便全面研究阐释气血相关理论,更好地服务临床,提高疗效。”谈及未来研究的思路和方向,刘建勋信心满满。